我的面版 本站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中文/繁體

余修林----不屈的文化种子

2024-07-26 13:03
来源:今日广西

今日广西讯(潘超平  刘清永)《余修林人生回忆录》自7月1日出版发行后,在短短的二十几天里,引起了不同凡响----许多名人大咖发来的贺信贺词象雪片般的飞来,对该书和余修林先生寄予了极高的评价!

余修林先生现年84岁,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为支援祖国边疆建设,不满20岁就从河南老家来到新疆工作,曾在中学任教20年,在高校从事管理工作20年。在此期间,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在中学任教 20个春秋,认真 执教,爱护学生,严字当头,教育后生。1977年11月17日,意外事情发生了,余修林左眼受了外伤,瞳孔肿胀,昼夜不停滴水,为了教学仍坚持不离讲台。校长得知此情后,硬把他拉下讲台,送往新疆医学院急救。在医生的全力救治下虽然保住了眼球,但左眼失明。之后近半个世纪余修林靠一只右眼仍然坚持教学、写字、交流与生活。自治区党委党刊《西路先锋》、《新疆教育》曾对余修林进行了全面的报道。

在高校工作的20年,对余修林来讲更是“拼命三郎”。他一生追求真 理,讲究实干,为兵团教育学院和石河子大学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立下了汗马功劳。曾受到王震将军的单独接见和赞誉。

余修林先生一生酷爱书法艺术,他六岁开始练毛笔字,至今已近80年之久,出版了《余修林书法作品集》、《余修林书艺》、《余氏书法艺术》、《余修林书法艺术馆北京开馆纪念册》、《一代书法大师余修林先生的艺术人生》、《弘扬传统文化,书写艺术人生》余修林人生回忆录等六部作品。其中:《余修林书艺》(此书共出版了三次,每次略增了内容);《余氏书法艺术》(由北京专家组严格审批,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余修林书法艺术馆北京开馆纪念册》(海内外交流资料,艺术馆设六个展厅,展出书法精品108幅,开馆时,106家海内外知名人士争先祝贺);中国书画代表人物,建设文化强国功勋艺术家《一代书法大师余修林先生的艺术人生》(此书由作家运生所写,系统完整,准确反映了余修林一生从艺的整个过程;《弘扬传统文化,书写艺术人生》余修林人生回忆录,由中原作家余修生精心设计编辑,余振东校对,将以此书馈赠答谢家乡父老及社会各界朋友。余修林先生应海内外之邀请,已在200余座大中城市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海内外百余家主流媒体对他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

在余修林先生一生的学艺交流过程中,最令他难忘的书画大师有:沈鹏主席、欧阳中石先生、李锋先生、黄均先生、中央美院黄永玉教授、包玉国主任、徐悲鸿的学生孙其峰先生、陈大羽教授、刘文西先生、何伯群先生、新加坡书协陈声桂主席、马来西亚钟正山主席、泰国林耀主席、日本永田义夫院长、韩国姜信雄委员长、张令俊先生、澳大利亚孟刚先生、香港美术会会长丁志仁先生,澳门艺术研究会主席伍志杰先生、台湾中华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长左彦禄先生等。他是亲自登门拜访名家,虚心求教或利用国际交流机会,面对面交流,高人指点,受益匪浅。

余修林先生还认为,艺无止境,艺贵创新,作品要有自己的风格。他的书法风格,一直追求“中西融合、求异求变、章法新奇、独树一帜”。他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定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坚持文化自信,坚定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经常走出去或请进来,取长补短,这是他走向艺术成功的主要原因。

几十年来,余修林先生高蹈不群、兼收并蓄、溯源求真,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做出了艰苦卓越的艺术探索,取得了瞩目的艺术成就。他的代表作:毛泽东《沁园春.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岳飞《满江红》作品其夸张的结构、新奇的章法、活跃的画面润而不湿,干湿相兼的墨法当今难有其二。

余修林先生勇于探索,不懈追求,开创了具有传统书法艺术根基,又具有崭新奇特表现形式的自我风格的“余氏”书法艺术。他从大时空着眼,从甲骨遗风到青铜神韵,从篆刻墨线到线条更趋变化的行书和草书,从传统的汉字书法艺术到伊斯兰文字的书法风格,再渗入拼音文字的书写体式,时空穿插,进行各体式跨时、跨地借鉴,不时变化笔墨节奏、旋律、趋势和布局,把时空意识与浓淡枯湿、黑白交响紧密结合起来,他的书法艺术,既有草书的“乱”,又有伊斯兰文字的“形”,更有汉字书法的质与边塞风骨的成功嫁接,其势如狂嘶的烈马,状若飞旋的胡舞,浓郁的西域风情扑面而来。有评论家论道:这种西域特色铸成余老先生书法之魂,称是书坛上开放出一枝西域风情的书艺奇葩。

难怪他的孙女在拜读了他的人生回忆录后欣然写道“亲爱的爷爷:这几天拜读了您的《弘扬传统文化,书写艺术人生——余修林人生回忆录》,我作为您的小孙女,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自豪。爷爷,在我的记忆里,您总是手握毛笔,沉浸在书法艺术世界中。您那专注的神情和笔触间流淌的墨香,总是让我感受到艺术的无限魅力。您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生命力和韵味,仿佛每一幅作品都在诉说着您的铮铮傲骨。您的“余氏书法艺术”不仅赢得了海内外的赞誉,更是我心中最珍贵的文化瑰宝。爷爷,您用一生的时间坚守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用您的智慧和汗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您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教导了我们拼搏的精神,传递了为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在您的《回忆录》中,看到了您过去的岁月和奋斗的足迹。那些充满沧桑的时代变迁、硕果盈枝的荣誉勋章、感人至深的故事,都让我为您的坚韧和毅力所感动。您用“余氏书法艺术”诠释的一幅幅名作,那雄浑奔放、跌宕起伏的笔触,仿佛跃动的生命旋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在您的墨宝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坚韧与毅力。您的作品,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极致追求,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爷爷,您是我的榜样,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您用您的行动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您的教诲我会永远铭记在心,努力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才华、有情怀的人。在此,我衷心祝愿爷爷身体健康、福寿安康!愿您的书法艺术之树常青,绽放出更多璀璨的艺术之花,书写更多触动人心的人生故事。爷爷,您的智慧和才华是我们余家子孙后代永远学习的榜样,也将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努力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爱您的小孙女亚莉2024”。

余修林先生之弟余修生这样点评孙女余亚莉所写的简文: 一点感受:阅读了孙女亚莉的文字,我心潮澎湃,思潮翻滚,久久不忍离开文字。隔屏相望,不禁赞叹,我余家后继有人代代才情过人继续发扬光大继续荣光耀族。真情实感,亚莉用喜悦和自豪的心情,写出了对光辉榜样的崇拜。才情之中,她表达一个晚辈对书法艺术家的持之以恒的坚持和执着信念的追求的一种赞美。孩子说,您的智慧和才华是余氏家族子孙后代永远学习的榜样,也将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努力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心里话,这是肺腑之言,这是来自后辈人心灵深处真实的声音!太好了!太棒了!太懂事了!余兄多年奋斗,值己。为您点赞。

余修林,不屈的文化种。

 

4 1

新闻热图

最新文章

每周热点


|友情链接
中国食品安全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健委 海外网人文频道 中新网 中纪委 人民网 凤凰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新闻网 广西百城网 听闻广西 中国评论网 东盟资讯网 东盟新闻周刊

中国广西联络电话 : 13977139777 电邮: todaygx@163.com

©版权所有 今日广西网  京ICP证000000号

今日广西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todaygx@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